會計核算
- 企業服務 發布于 2020-06-10
- 分類:財稅詞條
- 閱讀(2038)
- 評論(0)
會計核算的意思是通過確認、計量、記錄以及報告等多個環節,針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和報賬,能夠幫助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所需的會計信息。備注:會計核算通常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
為什么要做會計核算?
合理地組織會計核算形式是做好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對于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正確、及時地編制會計報表,滿足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
企業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會計核算的四個環節
一、確認——是指通過一定的標準或方法來確定所發生的經濟活動是否應該或能夠進行會計處理。
二、計量——是指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對已確定可以進行會計處理的經濟活動確定其應記錄的金額。
三、記錄——是指通過一定的會計專門方法按照上述確定的金額將發生的經濟活動在會計特有的載體上進行登記的工作。(也就是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等)
四、報告——是指通過編制財務報告的形式向有關方面和人員提供會計信息。
有關會計核算的各項要求
(1)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進行成本核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2)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4)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5)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6)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區,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